GT赛车比赛采用多层次分组体系,主要分为原型车组(Prototype)和GT组(Grand Touring)两大类别,各包含不同性能级别的组别,以实现不同车型与车手水平的同场竞技。以下为详细分级说明:
一原型车组(Prototype)
1. Hypercar/GTP(顶级组别)
LMH(勒芒超级跑车):厂商可自主设计底盘与动力系统(可选混动),技术自由度较高。LMDh(勒芒戴通纳混动):统一混动系统与变速箱,底盘由四大制造商(Dallara/Oreca等)提供,车体和引擎开放设计。赛事分布:WEC(世界耐力锦标赛)称其为"Hypercar",IMSA(北美赛事)称"GTP"。2. LMP2(次级原型车)
统一使用Gibson引擎,底盘仅限Oreca/Ligier/Dallara/Multimatic四家(目前Oreca占主导)。无BoP(性能平衡),但2025年将引入AoP(性能调整)确保竞争公平。赛事分布:WECELMS(欧洲勒芒系列赛)IMSA等。3. LMP3(入门原型车)
面向业余车手或初级车手积累原型车经验,性能低于LMP2。常见底盘:LigierDuqueine等。赛事分布:ELMSIMSA原型挑战赛亚洲勒芒系列赛。 二GT组(Grand Touring)
1. GT3(主流GT赛事)
性能定位:基于量产超跑改装,动力约500–600马力,配备ABS/TC等驾驶辅助。特点:厂商支持客户车队,禁止厂队直接参赛(但可通过技术支援参与)。赛事分布:全球最广泛,涵盖SRO GT世界挑战赛纽博格林24小时IGTC等。2. GT2(新兴高性能组)
定位:马力大于GT3但空气动力学更弱,圈速介于GT3与GT4之间。目标群体:面向绅士车手(业余高阶)。赛事分布:GT2欧洲系列赛GT America。3. GT4(入门级GT)
永信贵宾会备用网址性能:更接近量产车,动力与空气动力学弱于GT3(如奥迪R8 LMS GT4仅495马力)。定位:车手进入GT3前的过渡平台,多限制银/铜级车手参赛。赛事分布:GT4欧洲系列赛IMSA MPC亚洲地区赛事。4. 特殊GT组别
GTE(逐步淘汰):原勒芒24小时主力GT组,无ABS但保留TC,2023年后被GT3取代。GT500/GT300(日本Super GT专属):GT500:套壳原型车,性能接近非混动LMP1。GT300:混合GT3/JAF-GT/Mother Chassis三种规格。⚙️ 三其他组别与杯赛
1. 单一品牌杯赛(Cup Series)
厂商组织的统一规格赛,如保时捷卡雷拉杯兰博基尼Super Trofeo等,使用简化版赛车(无GT3/GT4认证)。特点:成本更低,适合业余车手或新秀训练。2. 车手评级分组规则
按国际汽联评级划分组别,确保职业/业余车手公平竞争:铂金(厂队职业车手)、金(职业未签约)银(青年车手/教练)、铜(绅士车手)。常见组合:| 组别名称 | 车手评级要求 | 示例赛事 |
![gt赛车比赛分级说明 gt赛车比赛分级说明]()
|-|||
| 职业组(Pro) | 铂金/金级 | WEC Pro组 |
| 职业-绅士组 | 铂金/金/银 + 铜级 | China GT Pro-Am组 |
| 绅士组(Am) | 全铜级 | GTWC Am Cup |
四中国赛事应用
China 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:分GT3GTC(单一品牌杯赛赛车)、GT4组。CEC中国耐力锦标赛:2025年新增GTL组(统一规格杯赛),与GT杯厂商杯并列。车手评级体系同步国际,设Pro-Am/Silver/Am等子组。 总结
GT赛车的分级以性能和参赛门槛为核心逻辑:原型车组(Hypercar→LMP3)侧重技术层次,GT组(GT3→GT4)覆盖量产超跑梯度,辅以杯赛和车手评级实现多维竞争。此体系既保障顶尖厂商的技术展示(如LMH),也为业余车手提供上升通道(如GT4/Cup赛),成为全球耐力赛的基石。